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 通訊員 卞慧)如何防范虛假招聘?勞動合同怎么簽?日前,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粟瑜為該校畢業生帶來一場求職就業安全專題講座,并與學生現場互動,解答畢業生遇到的種種求職就業問題。
入職時——拿到offer就萬事大吉了嗎?畢業生就業三方協議和offer有什么區別?入職文書有哪些常見的“坑”?工作中——試用期如何確定?公司提供培訓設置的服務期要求是否合法?碰了哪些“高壓線”可能會遭遇單位合法解雇?離職時——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怎么履行?怎樣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講座內容涉及求職就業的方方面面。
求職時碰到的法律問題不少,以往只能尋求網絡,或者向學長學姐咨詢,如今,學校里的法學專家“量身定制”的權威答案,幫畢業生解除了煩惱。一位畢業生聽完講座后表示:“粟老師的講座既有案例分享與法條解讀,還有很實用的操作指導,尤其注意結合理工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與崗位,對我們就業幫助很大。”
據悉,這次講座是粟瑜主講的課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一項內容。近年來,每到畢業季,粟瑜都會帶領團隊給畢業生開設相關講座、現場答疑,幫助他們解決各種職場法律問題,也為這門課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記者了解到,為了上好這門課,粟瑜團隊對連續5屆、近600名法學本科生開展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不斷完善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淬煉出一個全新的課堂。這門課的衍生課程“大學生勞動就業法律問題解讀”于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其線上課程連續多年入選智慧樹網“混合式精品課程TOP100”,累計選課78.1萬人,選修高校862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